首页 返回 新闻动态

不锈钢、碳钢、合金钢压铸如何进行表面处理及加工?

不锈钢

表面处理

抛光处理:通过机械抛光、化学抛光或电化学抛光,使不锈钢表面达到镜面光泽,提升美观度和抗腐蚀性。电化学抛光工艺稳定、污染少,适合批量生产。

钝化处理:通过化学反应在不锈钢表面生成致密钝化膜,防止氧化和腐蚀,尤其适用于奥氏体和马氏体不锈钢。

喷砂处理:采用微玻璃珠或湿喷砂技术,去除表面氧化皮,提升质感,适用于大型复杂工件。

着色处理:通过化学氧化、电化学氧化、离子沉积等方法,赋予不锈钢丰富色彩,增强装饰性和耐蚀性。

涂层处理:喷涂有机或无机涂料,或涂覆聚四氟乙烯等材料,提升耐腐蚀性和耐磨性。

加工要点

控制温度与冷却速率:压铸时需控制金属液温度(1500~1600℃)和模具温度,避免冷隔和裂纹。

使用保护性气体:熔化不锈钢时采用氮气保护,防止Cr、Mn等元素氧化。

合理设计拔模斜度:内表面需设计5°~10°的拔模斜度,便于脱模。

后处理修磨:对焊缝缺陷、表面不一致等问题进行修磨或重焊,确保表面质量。

碳钢

表面处理

酸洗处理:去除氧化皮和锈蚀物,提升表面清洁度,但需注意酸洗后清洗干净,防止残留酸液导致锈蚀。

电镀处理:通过电解沉积金属离子,形成镀铬、镀锌等保护层,提升耐腐蚀性和耐磨性。

喷涂处理:喷涂油漆、瓷漆等,形成保护层,适用于户外或恶劣环境。

发黑处理:通过化学或热处理使表面形成黑色氧化膜,提升耐蚀性和美观度。

加工要点

控制冷却速度:碳钢易产生淬火裂纹,需合理控制冷却速度,必要时进行回火处理。

防止变形:碳钢热膨胀系数较大,需优化模具设计和冷却系统,减少变形。

提高表面硬度:通过渗碳、淬火等热处理工艺,提升表面硬度和耐磨性。

合金钢

表面处理

QPQ处理:通过氮化+氧化复合处理,形成致密化合物层,提升耐磨性、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。

渗氮处理:在表面形成高硬度氮化层,适用于高耐磨要求的零件。

涂层处理:采用热喷涂、物理气相沉积等技术,形成耐磨、耐蚀涂层。

钝化与酸洗:去除氧化皮,提升表面质量,适用于高合金化材料。

加工要点

优化压铸参数:根据合金钢的熔点和流动性,调整压射速度和压力,避免缩孔和裂纹。

控制热处理工艺:通过淬火、回火等工艺,优化组织结构,提升综合性能。

防止粘模:合金钢易与模具发生粘连,需合理选择脱模剂和模具材料。

电话: 13450637163